![]() |
創新團隊
姓名 | 工作單位 | 專業方向 | 入選年度 |
梅雪松 | 機械學院 | 機械系統的智能診斷與控制(滾動支持) | 2015 |
趙玉龍 | 機械學院 | 微納傳感與測試技術(滾動支持) | 2014 |
席光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高性能徑流式流體機械的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(滾動支持) | 2014 |
李長久 | 材料學院 | 金屬表面改性與服役性能優化(滾動支持) | 2014 |
李樹茁 | 公管學院 | 轉型期中國人口與社會發展政策創新與治理研究(滾動支持) | 2014 |
何雅玲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節能與能源高效利用(滾動支持) | 2014 |
任曉兵 | 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| 功能材料 | 2013 |
鄭慶華 | 電子與信息學部 | 智能e-Learning系統理論與技術 | 2013 |
呂毅 | 第一臨床醫學院 | 醫工結合腹部外科若干關鍵技術創新研究 | 2012 |
蘇光輝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核能科學與工程 | 2012 |
徐寅峰 | 管理學院 | 物流運輸過程中突發堵塞事件的演化機理與應對策略研究 | 2011 |
梅雪松 | 機械學院 | 機械系統的智能診斷與控制 | 2011 |
李宗芳 | 第二臨床醫學院 | 西北地區生存環境、生活習慣與腫瘤發生發展及轉化 | 2011 |
席光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流體機械 | 2010 |
趙玉龍 | 機械學院 | 微納傳感與測試 | 2010 |
李長久 | 材料學院 | 材料加工工程 | 2009 |
何雅玲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| 2008 |
李樹茁 | 公管學院 | 工商管理 | 2008 |
榮命哲 | 電氣學院 | 動力與電氣工程 | 2007 |
邢子文 |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(核科學與技術學院) |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| 2007 |
盧秉恒 | 機械學院 | 增材制造技術 | 2006 |
管曉宏 | 電子與信息學部 | 復雜網絡系統的經濟與安全性研究 | 2006 |
王鐵軍 | 航天學院 | 固體力學 | 2005 |
孫軍 | 材料學院 | 材料學 | 2004 |